“背篓球赛”起源于阿美族人男女求爱的一种活动形式。阿美族的
少女上山劳动时,追求她的青年男子往往采桔子或
槟榔抛进她的背篓里以示爱慕。后来汉族居民感到有趣,也跟着学并流传开来,演变为喜庆节日的一种体育活动。参加者都是未婚青年,比赛时分男、女二队,女队每人背一背篓,男队每人各持一定数量的小“球”(用
槟榔、桔子、沙包、乒乓球等等均可),在女队后方约5米处列队。比赛号令发出后,女队各人边唱歌边向前跑,而男队则紧随其后边追边往女方背篓里投掷小“球”,以投中多者为胜。后来玩法又有变化:参加者仍分为两队,但不一定分为男、女队,也可男女混编,由一人背篓(可男可女)向前跑,两队均在后面追,投球入篓多的一队获胜(两队所执的“球”不同)。这项活动在台东、花莲一带十分流行,玩起来情趣盎然、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很受青年男女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