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之说在
战国中期开始流行,它反映了人们逃避灾难、解脱生死、寻找世外桃源的愿望。《
庄子》书中就有不食人间烟火、凌空飞行、长生不老的真人、
神人。《
楚辞》中有生动浪漫的神游故事。《
史记•封禅书》说,与邹衍同时,“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皆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燕齐东临
大海,海市蜃楼的幻影,引出三神山(
蓬莱、方丈、瀛洲)的传说,神仙方士以燕齐人居多。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皆曾派人入海求三神山而未能至。神仙方术与贵族永享荣华的奢望相吻合,故多流行于权贵之中。这一时期的神仙传说属于一种
宗教神话,不是一种独立的
宗教,它的流行基于个人信仰,与国家
宗教无直接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