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汉代的盘瓠蛮的自然区划仍然是溪、峒、寨,一溪为一个部落,史载,在武陵地区巴子五兄弟各为一溪之长可以佐证。小于溪的则名峒。史载盘瓠蛮“俱无君长,随峒而居”。小于峒的则为寨,
史籍载,盘瓠蛮“遇仇杀,则立栅布棘,以御之。”这种寨就是《
国语》所言的“棘国”,《左传》所载的“棘围”。汉代盘瓠蛮无论是溪、峒、寨均有“君长”或曰“渠帅”、“精夫”。《
后汉书·南蛮传》载:盘瓠蛮“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姨徒’。”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汉代盘瓠蛮已由
氏族公社走向农村公社,其酋长或君长已从原始
氏族中分化出来,融合到封建社会中,他们不仅接受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印绶”,而且接纳了他们的赏赐,《东观汉纪》载:“赐五里、六亭渠帅金帛有差。”所以,他们与一般蛮人穿着不同,“冠用獭皮”,可见其生活也与一般蛮人不同,达到了地方统治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