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盘王歌。盘王歌是瑶民在“还盘王愿”时所唱的歌,也称盘王大歌,大路歌,全歌一万多行,要唱七天七夜,是盘瑶(过山瑶)、平地瑶、坳瑶、排瑶、山子瑶(蓝靛瑶)、花头瑶(蓝靛瑶)的百科全书。盘王歌的产生与瑶民“漂洋过海”的迁徙传说关系密切。传说的情节大致是:某年天大旱,深潭无水,竹木枯焦,瑶民无法生活下去而搬迁,途中遇海,便乘船而渡,不料狂风大作,浪高危急,瑶民无计可施,求助盘王神灵保佑,许愿渡过难关之后一定
世世代代给盘王还愿。瑶民在船头祭盘王后,果真风停浪息,渡船平安抵达了彼岸。此后“还盘王愿”活动
世代相传。由于
祭祀活动传承,以乐神为主要目的的《盘王歌》应运而生。
初始的《盘王歌》产生于晋代之前,成型于唐代,成熟于宋代。《盘王歌》有十二段、十八段、二十四路段、三十二段、三十六段等不同异本。三十六段内容较丰富,包括起声唱、初入席、隔席唱、轮娘唱、日出早、日正中、日斜斜、日落西、日落岗、日过岗、夜黄昏、夜深深、天上星、大星上(出)、
月亮亮、天大旱、见大怪、
天地动、天暗乌(阙)、雷落地、
葫芦晓、桃源洞、闾山学堂、造寺、歌字、邓古歌、何物歌、彭祖、郎老了、放猎狗、双杯酒(又名家先歌)、亚六歌、完合歌等,其中
穿插七任曲(黄奇沙曲、南花子曲、三逢闲曲、飞
江南曲、
梅花曲、万段曲、
荷叶杯曲)。内容上至天上星宿,下至鲁班、彭祖、梁山伯祝英台,远及人类起源,万物诞生,近及族源传说,劳动
狩猎,民族迁徙;情调上或是庄重肃穆,或是轻松调笑,或是传播知识经验,或是风趣谈情。还盘王愿的
祭祀活动既是一种宗教仪式,又是民族教育场所,故称《盘王歌》为
瑶族百科全书并非过誉。盘王歌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七言四句为一首,
穿插三、五言的短句,
词语通俗而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