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人喜欢头插白鸡毛、雉羽。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明朝时期,
瑶族人民在封建王朝的“犁其巢穴、灭其种类”的征剿政策下退避深山老林,靠山吃山,日子越过越苦。有一次,南岗排的瑶民在一个大石块中挖出了一条大
鲤鱼,大家以为挖出了妖精,谁也不敢动。有一个名叫豆腐八贵的男青年胆子较大,把
鲤鱼烧熟了分给大家吃,可谁也不敢吃。豆腐八贵就自己一人把
鲤鱼全吃了,顿时,他觉得自己浑身是力气。人们把鱼骨放到火堆里烧,突然间火中金光闪闪,铮铮鸣响,鱼骨化作一把锋利的
宝剑直插在火光中。瑶民跑去想把
宝剑拔起,可谁也拔不出来。豆腐八贵走过去轻轻一拔,
宝剑就被他拔了出来。他挥剑起舞、威风凛凛,人们
当即拥戴他为豆腐八王。眼看官府加紧对瑶民禁盐禁米,豆腐八王为反抗封建官府的压迫决定率领
瑶族人民起兵。他在白石峒(在今涡水畔,是古代八排瑶专门商议大事的地方)召集八排瑶老会议,用红、白、黑布作义旗,雉鸡羽作令箭,指挥瑶民冲锋陷阵,打得
官兵落花流水。他们逢州攻州,逢府过府,势如破竹,一直杀了出去……再也没有回来。自此官府再也不敢禁止盐米上瑶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