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瑶族度戒需经历哪些等级以及这些等级的意义,目前尚未能弄清楚。因为
瑶族经书里记载着的一些度戒仪式由于辗转迁徙已经失传,至今在十万大山
瑶族中能做的仅有“度灯法”和五台法”。“度灯法”即“挂灯”。关于“挂灯”仪式,日本上智大学教授白鸟芳郎先生和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竹村卓二先生在《东南亚山地民族志》第四章《社会及宗教仪式》一节中已有详细描述,这里仅补充两点:其一,十万大山板瑶挂灯仪式,实际分为“挂三星”、“挂七星”、“挂九星”、“挂十二星”四等,均称为“挂灯”。不过其区别在于:挂三星只算初级度戒仪式,只取得“法”的称号,只能做一般小法事,不能打长鼓。只有桂七盏以上灯者,才能做高级师公,可以打长鼓,并取得“郎”的称号。其二,关于“挂灯”的意义,十万大山板瑶经书《盘王歌书》里有一段《抽七盏灯用》,所谓“匕星”,即贪狼、巨门,禄存、文曲、武曲、破军、廉贞星,这是
道教信仰的北斗七星,可见
瑶族“挂灯”仪式是接受
道教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