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桃花仙女》神像画张挂于婚庆家庭,起到辟邪纳福的作用、
佛山以北帝信仰最受尊崇,北帝的身旁,常塑有一对金童玉女,二人捧岫端宝。南方也称金童玉女为周公、桃花仙女。
佛山及周边珠江三角洲一带,北帝庙的屋顶陶塑瓦脊上常常把他们塑成日神和月神的形象。桃花仙女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元代已有《桃花女破嫁周公》杂剧,
表现桃花仙女与周公斗法的故事。另有一些
书籍和民间传说,叙述了桃花女与周公的瓜葛,逐渐形成一些婚俗
禁忌。将故事中桃花女在出嫁时“穿红袄”“戴护心镜”“蒙红盖头”“跨马鞍”“撒草米谷”等驱邪法术运用到婚礼中,成为传统婚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桃花仙女故事的产生是元代后期南方
道教世俗化、民间化的
表现。同时,故事所体现的
民俗信仰符合百姓需求而得以传承。这幅神像画中桃花仙女正是“穿红袄”“戴护心镜”“跨马鞍”“挥剑作法”的传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