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建立后,沿袭元代“以夷治夷”的政策,继续在
瑶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
贫民,较知人民疾苦。明初,当
明朝大军进军
江南,大兵威临各
瑶族聚居区时,有的官员建议:“蛮夷之人习性顽犷,散则为民,聚则为盗,难以
文治,当临之以兵,彼始畏服。”
朱元璋反对轻易用兵,说:“蛮徭性习虽殊,然其好生恶死之心,未尝不同。若抚之以安靖,待之以诚,谕之以理,彼岂有不从化者哉。”后又告诫
边疆大臣说:“溪洞徭僚杂处,其人不知礼仪,顺之则服,逆之则变,未可轻动。今惟以兵分守要害以镇服之,俾之日渐教化,则自不为非。数年之后,皆为良民……“即使是敢于起来反抗的
瑶族,也主张区别对待,反对不问青红皂白“一概捕戮”。由于
朱元璋实行较为开明、稳妥的治瑶政策,“威德并施”,所以,
明王朝很快就在
瑶族地区建立了
封建统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