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继续沿袭
朱元璋的治瑶政策。他曾对征南将军“敕谕”:“
广西蛮民易叛难服,杀之愈多而愈不治。太祖高皇帝灼见其情,故以德抚之,至必不得已而后用兵,所以蛮民悦服,边境晏然。今朕嗣位,谨遵成宪,卿往镇之,宜务德为本,毋专务杀戮,庶副(负)朕法祖柔远之意。”并对“请发兵剿捕”
广西桂平等县“蛮民”的
广西总兵官右军都督同知韩观说:“朕命尔等镇守一方,期于抚绥其民,悉使得所,非专以兵马威也。”这政策一直延续到明正统初年。明朝前期,由于能实行较为开明、稳妥的治瑶政策,
瑶族地区的
封建统治一直比较稳定,不少地方的
瑶族首领迫于
明王朝的恩威政策,纷纷进京进贡,表示愿意归附
明王朝。同时,明朝前期,
瑶族地区一直无重大的反抗活动,社会较为安定。据不完全统计,从明洪武
三十年(1397年)到
天顺四年(1460年)的六十三年间,两广就有二十一个州县的
瑶族“归附”。从永乐四年(1406年)到成化十二年(1476年)的七十年间,仅
广东的
瑶族就进京进贡六十五次,以示“归顺”。由此看来,明初的治瑶政策应是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