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中
除夕过年的风俗活动,和民间大体相同:“
初一日
正旦节。自年前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
蟒袍……门旁植桃符板、
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同上书)。宫中悬挂《耕织像》、“战伐之事图”等风俗画,无非是为了教育身居深宫与外界隔绝的后妃贵人、皇子皇孙;穿葫芦景补子袍服、贴门神、挂福神等岁时活动,仅仅是为了
宫禁安全、朝廷稳定,这和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精神生活所需的民间年画意趣有别。然而毕竟皇子皇孙、宫嫔贵人也都是父母生养,并非天上圣人降凡,所以所选题材仍是那些福庆
吉祥或
长寿永康的年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