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西晋永嘉之乱时,
中原一带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人家从
河南相率南迁,来到一条无名江边定居下来,他们就把这条江命名为“晋江”(今
福建省境内),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唐末,
中原战乱再起,烽火连天,有叫王潮、王审知的兄弟俩,率数万人从
河南固始县南迁,在今
福建境内创建“闽国”,割据达
半个世纪之久。他们辟山造田,促进了闽地的开发,同时也把河洛方言传到
福建,并逐渐形成了
福建地区闽北、闽东和
闽南三种不同系统的方言。由于早期
台湾移民
大都来自
福建南部,因此这种带有古代
中原一带河洛语音的“
闽南话”,也就随着
闽南籍移民人口的不断繁衍而成了
台湾的主要方言,而
黄河、洛水流域一带的方言,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反而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