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还愿》、《火攻计》、《黄鹤楼》等
戏曲题材作品,突破了舞台艺术的局限,把传统
戏剧的人物、情节、背景和传统
小说、民间故事、现实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然后运用我国传统绘画的技法,根据
剧情和画面需要通过艺术概括加以再
创造,使作品达到更完美的
境界。最能引人入胜的便是人物(角色)造型的准确得体与形象的生动传神,寓“神”于“形”中,而“形神兼备”。画家似乎把戏中有关角色应具备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一整套传统
表现技艺,通过巧妙的构思、精湛的绘技,用
画笔与雕刀,神情毕肖、淋漓尽致地
刻画了出来,使观画者有观其画如见其戏、听无音恰似有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