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用彝文记录了大量的文献。传说在洪水泛滥时,王宫派了3个毕摩,携带经书降临,拯救人民。3个毕摩各骑黄牛1头,把经书系在
牛角上,不慎渡过汪洋
大海时,
牛角上的经书被
海水浸湿了。毕摩降到凡间,洪水退落,便把经书放在青
树枝上暴晒,结果被青
树叶粘破了一半。因此现存的经书,仅得原数之半。所以现在毕摩每当做法术诵经之时,必先在祭场上插些青
树枝,意即抵补已失去的一半经书。或谓当晒经之时,被老鹰抓破了一半,故现在禄劝县一带的毕摩,每于诵经之时,头戴笠帽,
帽檐上系一对老鹰脚,亦即以鹰脚补充所损失的一半经书。这些经书既然是由毕摩自天宫携带下凡的,所以被彝族视为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