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质朴好义,诚实守信,也反映了他们重仁义道义轻视功利的道德趋向。彝族在交朋友时重义气,讲信用,不后悔,知恩必报,一语相投,倾身与交。历史上,“以酒当茶”、“杀猪待客”的礼节在彝区较为普遍,“罗罗……敬其长上,土官至,争迎到家,封羊击豕,罄所有以饮之。”在较
长时间里,彝族保持着古老的饮血酒为盟的习俗。彝族习惯法规定,打鸡椎牛是最常见、最通行的一种“神明判决”仪式,交友时用它表示誓死不变,动员打仗时用它表示死战的决心,被怀疑时用它表示心地清白,言归于好时用它表示诚心诚意。彝族普遍笃信这种血盟,认为谁负了盟约必有报应,就像死去的
牲畜一样。盟誓仪式一般由祭司毕摩主持,先念咒打鸡或椎牛,将鸡血或牛血分洒在双方的酒碗中,然后双手高高举起酒碗发誓曰:“上有青天白日,下有大地作证,某某与某某结为盟约,如有反悔,像鸡(牛)一样死去……。”誓毕,双方立即将“盟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