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很早就进入了一夫一妻制的阶段,其社会结构的特点是以家庭为核心、家族扩展的村落和社区组织,所以家庭教育既是家族、亲族内聚的重要条件,也是协调村社社会关系、维持物质和精神文化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正如许烺光先生所说,“家庭,就其体现着集中的,有时也是广泛的人间关系而言,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学校。”彝族家庭教育有这样一些特点:从内容上来讲,具有广泛性。从基本的生活能力、生产劳动技能到道德规范、处世
哲学等等无所不包。从教育方式上讲,具有寓教于行、耳濡目染的特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言传身教,把教育过程寓于各种实践活动中,并在教育中互相配合,父亲教儿子,母亲教女儿,形成一种自然分工。尽管在具体环节中具有无意识的特点,但整个教育过程中则又是有意识的、系统的。从时间上来说,具有
周期长的特点。从儿童到成人,更多的教育都在家庭氛围中进行,从而熟悉了解并懂得本民族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习得是同生命的发育及成长一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