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基本介绍
壮锦
左江崖壁画
基本介绍
左江崖壁画主要分布在左江流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上,此外还有少量在距离江河1—12公里的丛山中,崖壁画横跨龙州、宁明、崇左、扶绥4个县。“目前已发现的崖画共79个地点178处,尚可辨认的
画像
共4500多人。其中龙州县发现21个地点39处,宁明县8个地点29处,崇左县28个地点67处,扶绥县23个地点44处。”此外,大新县只有一个地点一处。“从左江上游的龙州县岩洞山崖画点到下游的扶绥县青龙山崖壁画点,其间断断续续,绵延近300公里,形成一道狭长的崖壁画分布带。”
-《壮族图腾考》丘振声
文化艺术价值
壮锦
左江崖壁画
说明
最后还应该指出一点,左江崖壁画里,有用
羽毛
装饰的人像,有犬的
图像
,以及划龙舟的场面等。这些可能是鸟
图腾
氏族
、狗
图腾
氏族
、龙
图腾
氏族
或部落的参与。说明雷
图腾
为不少
氏族
所崇拜,带有全民族性。
-《壮族图腾考》丘振声
壮锦
左江崖壁画
基本介绍
左江崖壁画还有交媾的
图像
。现在发现的有宁明龙峡山、高山、花山以及龙州
沉香
角等画点上。有直立的、躺着的男女交媾
画像
。男女交媾之类的活动在原始
祭祀
中是存在的,似乎是不可或缺的。既是娱神的需要,也是人的需要。古代中原地区祭高楳时,公开鼓动野合姑且不说,只要读读《
诗经
》中的那些
祭祀
的颂词以及
楚辞
里的《九歌》,就十分清楚,那些被
祭祀
的
日月
星神、
河伯
、山鬼,个个都是有着强烈的情爱欲念的。
雷神
也不例外。因为神是人
创造
的,而不是神
创造
人。所以人的俗念当然在神的身上体现出来。
-《壮族图腾考》丘振声
壮锦
左江崖壁画
基本介绍
根据现有的普查所收集到的材料,我认为左江崖壁画是古代壮族人民
祭祀
活动的遗迹。因为岩画,“不仅具有
祭祀
的性质,记录了原始初民的崇教
祭祀
仅式,而且本身就具有
祭祀
法器和
巫术
的功能”,因而有着浓厚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左江崖壁画是原始宗教仪式的遗迹。具体说就是
图腾
祭祀
仪式,所
祭祀
的是古壮人的雷
图腾
,包括后来由
雷神
衍化的
雨水
之神。这有如下的根据。
-《壮族图腾考》丘振声
艺术特征
壮锦
左江崖壁画
特色介绍
除了
图像
蛙形化,证明左江崖壁画是雷
图腾
的
祭祀
仪式之外,蛙形人像数量众多,排列有序,规模宏大,也很能表明它是祭雷的性质。尤其是花山这个画点,更具有典型性。
-《壮族图腾考》丘振声
壮锦
左江崖壁画
分类方式
诚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左江崖壁画的人物
图像
都是“
舞人
”,由这些“
舞人
”所构成的场面,就是壮族先民
祭祀
礼仪的
舞蹈
,大多数是群体
舞蹈
。应该说,还有歌唱,因为在古代歌舞总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特别是在
祭祀
中,可以说是“无祭不歌,无歌不舞”。歌舞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根据
舞人
的
装束
以及所使用的道具,大约可以分为“徒手舞”、“羽舞”、“刀(剑)舞”、“羊角钮钟舞”、“铜鼓舞”和“面具舞”等。“这些不同类别和样式的
舞蹈
,若隐若现地点缀
穿插
在浩大繁多的
舞人
群体的画图之中”。
-《壮族图腾考》丘振声
壮锦
左江崖壁画
基本介绍
据考察,在左江崖壁画中,发现有大小不等的环形
图像
200多个。其中有单环形、双环形和三环形,环形中间多有星芒,星芒多少不等,还有的外圈有环耳。此外,还有被挂着的,或被放在一个
支架
上的。显然,这是铜鼓的平面图,或者说是铜鼓的简化图。它们多被放置在那些大人像的旁边。铜鼓放置的
图像
。这也说明那些大人像便是拥有铜鼓的都老(即头人)。这个都老实际上充当了祭司的角色。击鼓的
画像
。
-《壮族图腾考》丘振声
历史源流
壮锦
左江崖壁画
基本介绍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左江崖壁画这个壮族历史文化中“千古之谜”,进行过种种探索,组织了4次大规模考察。
-《壮族图腾考》丘振声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