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氏族或家族(家支)成员的命名方式相联系的还有
氏族或家族(家支)的命名问题。《
后汉书•西羌传》说:古羌人“
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又说,“从爰剑种五世至研,研最豪健,自后以研为种号;十三世至烧当,复豪健,其
子孙更以烧当为种号。”这种以雄长之名为
氏族或家族(家支)之名的命名方法,也为彝族所袭用。《元史•
地理志》记云南行省
武定路彝族“以远祖罗婺为部名”。又罗雄州说:“有罗雄者居此,至其孙普恐,名其部日罗雄。”又路南州说:“黑爨蛮之裔落蒙所筑,
子孙世居之,因名落恐部。”又仁德府说:“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类似的记载为数甚多,不胜枚举,至今四川大小凉山及云南宁蒗小凉山彝族家支林立,名号繁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后代
子孙以其祖先之名以为家支名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