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家和具有
宗教倾向的
宗教学者特别热心于宣扬献祭、祈祷行为在纯化精神方面的意义和净化道德方面的价值,似乎献祭和祈祷克服了人在
巫术行为中所
表现出的傲慢、自大和贪欲,而
表现出了人对神的尊敬、爱慕、畏惧、谦卑、虔诚。这就培养和加强了人的美德,有助于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安定。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和事实根据。献祭和祈祷确实更充分地体现了人对神的敬畏之感和虔诚信仰之情。它强化了人对神的依赖和驯服,固定了人—神的关系,从而也固定了人—神关系所
表现的人—人关系。但是,献祭和祈祷的这种道德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否就是真正的“善”或“美德”,是否真正有益于社会和历史的进步,却需要另做分析。这主要决定于不同历史阶段上人—神关系所体现的人—人关系的性质。如果当时的人—人关系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符合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通过献祭和祈祷之类
宗教行为来固定和强化当时的人—神关系和人—人关系,也就符合于历史的要求;如果当时的人—人关系已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桎梏,献祭、祈祷等
宗教行为,神化它的社会功能就只是消极的作用了。在阶级社会中,献祭、祈祷所
表现出的人对神的尊崇、谦卑和虔诚,最后,总是落实到被压迫阶级对统治阶级的驯服,尽管那些善意的
宗教献祭者和祈祷者不一定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