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宋代瑶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民族歌舞。其歌类似
竹枝词,瑶人“其歌有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盖竹枝之类也”。“九嶷诸徭,自先朝以来,遇官祭虞陵,男女罗谒歌舞,有‘
蜜蜂飞来千丈高,盘王
子孙在山好’”之谣等。舞,主要是“联袂眩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男女各成列,联袂相携而舞”。《溪蛮丛笑》载:瑶老“有舞,以长柄木跳舞,亦有音节”。宋代瑶人无论是婚丧还是喜庆均喜歌舞。“每岁令瑶人歌圣节赐宴,除属县、寨、堡外,州庭几千人列座庑下。……吹匏、笙为乐。听之如聚蚊声,十数联袂眩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瑶人“醉则聚而歌。农闲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所谓踏歌,就是踏摇。瑶人“十月朔日,各以聚落祭都贝大王,男女各成列,联袂相携而舞,谓之踏摇。”《溪蛮丛笑》也载:瑶人“习俗,死亡,群聚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