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记载指出当时已采用简单的工具来轧挤棉籽。这是轧产生的雏形。当时“雷化、廉州及南海,黎峒富有(
吉贝),以代丝苎。雷化、廉州有织匹幅长阔而
洁白细密者,名曰慢
吉贝。狭幅粗疏而色暗者名曰粗
吉贝。有绝细而轻软
洁白,服之且耐久者,海南所织,则多品矣……南诏所织尤精好”。广南西路的廉州、雷州、化州种植
棉花已经相当普遍,这一段记载实际上反映了
岭南直到
云南这一广阔地带,无疑包括广西壮族地区的棉织业情况,其中“粗
吉贝”“狭幅粗疏而色暗者”与前述“
桂管布”的粗涩极似,当是同一种
棉织品,宋代这一地区的纺织技术水平已经很高,
表现在棉织的种类很多,用途也不同。“慢
吉贝”可能适宜夏季使用,“粗
吉贝”适宜冬季穿着,“服之且耐久”。实际上,从这些记载来看,这一带植棉的历史是最早的,中原地区在宋代还没有种植
棉花,
棉布在当时很珍贵,
岭南植棉的历史为我国棉织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