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礼记》中《文王世子》的记载,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释奠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凡是过去对教育有贡献,目前已经过世的
教师,都是师生
祭祀的对象。后来,由于
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成就高,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
孔子为主。隋朝,
孔子被尊称为“先师”以后,释奠便成为祭孔典礼的专属名称了。从
汉朝开始,不仅仅在曲阜
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地方政府,都已普遍
祭祀孔子,也都有相关礼仪,而且,仪式愈来愈完备、隆重。至今,鲁西南的祭孔大典,于每年9月28日上午的
孔子诞辰日在曲阜孔庙举行。参加
孔子文化节的有各界人士几万人,并有缤彩纷呈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及科技、经贸等系列活动,使得
孔子文化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