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庭硕的《百苗图抄本汇编》中记载,明代
典籍中,习惯将黔东南地区的苗族统称为“黑蛮”或“黑苗”,而夭苗则是黑苗中的一个小群体。
典籍中将夭苗作为一个群体看待有其历史原因。元、明两代,黔东南地区一直被朝廷视为“生界”,生界内未设置任何行政机构。汉族文人能进入其间者极为罕见,而黔东南地区周边的苗族地理位置的关系,很早就为朝廷和
汉人所认识,夭苗就是其中之一。夭苗的生息地位于黔东南地区的西部边缘,其分布位置相当于今天黔南州的都匀市、三都县以及黔东南州丹寨县的毗连地带。雍正大改流后,部分夭苗由于在清以前长期处于战争,从山区陆续迁移到麻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