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放天灯”,就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部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天灯用
白色宣纸糊制,造型很像一顶孔明帽,故而又称“孔明灯”。天灯的“帽沿”用
竹片围成
圆形,用两根
铁丝在
圆形竹片之间架成
十字形,
燃料固定在
十字形的中间交叉点上。糊扎天灯首重平衡,否则升上天空即刻就会燃烧起来,化为乌有。“天灯”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后,犹如一个个大大小小闪烁的火球,随风飘向远方,与夜空中的繁星融为一体,妙不可言。人们更相信,天灯放得愈髙,运气就愈好。此俗在
闽南、粤东古已有之,但因“放天灯”常会引起山火,1949年后在大陆已被明令禁止,而在
台湾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