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不是原生
神话,是经过后人改造加工的再生
神话。
青蛙自称能“吃虫”,帮助人们“收谷助富”,这是在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之后才懂得的。但杀害
青蛙要受到惩罚,这却是很古老的对蛙
图腾禁忌的原始心理。类似这类对蛙
禁忌的
神话,在壮族地区广为流传。话说红水河边上有座金凤山,山腰有片盆地,那里有三块水田,山间的流泉注入田中,使三块田旱涝保收。
春天里,田里
青蛙鼓鸣,有如奇妙的歌会。有个土官认为这是个风水宝地,于是把他死了的母亲埋葬在此。三天后,满地蛙鸣。土官觉得这干扰了其母在天之灵,叫人用开水把
青蛙烫死。不久,土官便生病,卧床
八月有余。一算命先生告诉土官说他中了邪,“大难要临头了”。要想消灾除祸,必须安葬
青蛙。土官只好照办,把其母的坟墓迁走,把
青蛙的尸骨一一捡起,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土官的病才好了,附近的村寨也处处
五谷丰登!这也是再生
神话。因为土官是唐、宋以后才出现的。但教诫人们不要杀害
青蛙,却是一种古老的对
图腾禁忌的观念。红水河两岸有不少壮家村寨,至今不吃
青蛙。老年人常常教诫小孩子不能伤害
青蛙、蛤蟆。民间流传着“不抓
青蛙,不怕雷公打”,“打蛤蟆要遭雷公劈”之类的壮族
谚语。这些无疑都是壮族先民对蛙
图腾崇拜与
禁忌心理的遗传。上林县有一个《屈死的
青蛙》
神话,透露出壮家人的这种传统的
禁忌心理。故事说,一农民要吃
青蛙。
青蛙说:“我乃蛙族王国
大王,你敢对我无礼,管叫你今后颗粒无收!”后他们争执不下,便到
皇帝面前讲理。
皇帝判决道:“蛙类造福于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从今以后全人类要保护
青蛙,违者天诛地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