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国捐”?据梁漱溟先生讲:《爱国大扑满》讲演者还有王子贞。所讲内容是:庚子赔款分年偿付,要到
光绪六十年,这是中国人的负担。现在东亦加捐,西亦加捐,各项加捐,要皆为此。为了抽捐设局所,派员役,薪水公饭开支外,还不免若干中饱。末后民间出的恐怕一百亿两(
白银)不止。民间担负不了难免抗捐,官说“土匪抗捐”,民说“官逼民反'前途痛苦,不堪设想。不如全国四万万人齐心合力,赶快一次自动地凑出来,救国救民,即亦自救。这样就叫它“国民捐”。首倡“国民捐”的是当时新闻界爱国人士彭翼仲。一年后,彭先生被罪,认捐之款,如数由
银行发还。入
民国后,南京政府留守黄兴,又办“爱国捐”,以
早日偿还“庚子赔款”。因南北尚未统一,“爱国捐”只是在南方起了宣传作用,最终亦无成果。1911年,
美国退还了对该国的“庚子赔款”,在
北京创办了一所“清华学校”,为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改为“
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