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阁逻凤起,
诸王便在南诏贵族中提倡
儒学。阁逻凤在《德化碑》里就说“不读非圣贤之书,常学字人之术”。即要专攻孔孟
儒学经典,常习
王羲之的
书法。《旧唐书·南诏传》载:“异牟寻颇知书,有才智”,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异牟寻及子寻阁劝与唐使盟誓于点苍山,及唐使归时,“(寻)阁劝
赋诗以饯之”。寻阁劝能作诗,乃是郑回棰挞严教之结果。至隆舜时,唐使于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至南诏,“隆舜遣问客《春秋》大义”。异牟寻时,遣南诏
子弟就学
成都,学成者达数千人之多,并提出“人知
礼乐,本唐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