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刘三姐被人们重构为民族女英雄的象征符号。在传统的民间
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到了20世纪的
五六十年代,在
广西发生了一场刘三姐文化运动,各种不同版本的《刘三姐》彩调剧本以不同的背景与目的,赋予了刘三姐不同的符号意义。由于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特殊时代背景,此时的刘三姐已经不仅仅是一位代表地方与壮民族的歌仙形象与歌圩文化符号,而且是壮民族反抗地主压迫的民族女英雄。最为
典型并且影响全国的歌舞剧《刘三姐》中的情节最能反映这种对于刘三姐象征内涵的重构。在第二场,当恶霸
财主莫海人
带领打手强占茶山时,刘三姐号召乡亲们起来反抗,并唱道:“众人天,众人地,众人河川,众人山,众人茶山众人管,与他莫家不相干。”当乡亲们担心莫家财多势大,与官府勾结,很难斗得过他时,刘三姐唱道:“一根木柴难起火,柴多
火苗高过天。只要穷人同心意,不怕莫家霸茶山。”“上山有棍打得蛇,下水有网捉得鳖。有理敢把
皇帝骂,管你老爷不老爷。”®虽然:刘三姐的这一象征意义是政府意识形态强加的结果,但是由于政府与媒体的强力传播,使之成为刘三姐象征内涵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