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
中国的渗透和瓜分,严重的民族危机成为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教案”则成了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为加强对
情报和信息的获取,一些侵略分子披着
宗教的
外衣在
中国大地上进行信息收集,同时利用特殊身份拆民房、修教堂、霸占
中国平民的
财产,鱼肉人民,这引起了我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897年11月,
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
德国传教士能方济(FranzNiez)及理加略(Richard Heule)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
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以此为借口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今
青岛)。加之在教案的处理过程中一些官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更引起民众不满,因而自发采取行动对抗教会。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洋教斗争成为义和团运动的前奏。1898年秋,
山东西北举起“扶清灭洋”大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1899年,毓贤出任
山东巡抚,将义和拳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改成了“义和团”。1900年,义和团北上,势力逐渐向京津地区发展。义和团参加者绝大多数为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群众,在运动中还有红灯照、青灯照等组织。1900年6月,清政府对外宣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犯
北京,
慈禧在逃跑途中污蔑义和团为“肇乱之由”,颁布“剿匪”谕旨。此后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