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以羌族建筑为例。古老的羌族
民居一般分为三到四层:底层圈养
牲畜厩并堆放杂草和沤粪;中层为居住用房,为一家起居、
会客及
婚丧礼仪之地;顶层堆放粮食,多数羌
民居顶层晒台同作屋顶,
雨水多的地区则为斜顶。居住用房最重要的
主室是堂屋厨房,
火塘通常在
主室中心,用正方铁框围住,周围摆放矮凳,有的还置围栏,在围栏上安放活动桌面。
火塘上空吊挂烧水煮饭用的铁锅铜壶,
火塘斜对的屋角位置立有角角
神位以
祭祀。新羌房外观更加接近
汉式,在房屋功能上也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出于卫生的考虑,将
牲畜圈迁到屋外另建;二是为了避免油烟带来的眼疾和“熏黑房子不好看”,将
火塘搬到单建的厨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