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时兴起的、影响
中国艺术长达两千年的儒、道、骚三派审美观点中,
儒家重人伦政治,讲求艺术的社会效果。道家重空无出世,追求艺术的自然和谐。所以
中国艺术的儒道互补现象,也是入世与出世精神的互补,这与后来
佛教和
道教的
宗教观念对
中国艺术发生重大影响不无关系。作为骚派代表和源泉的
楚辞,是原始
楚地祭神的歌舞音乐的延续。它们属于那充满了幻想
神话和
巫术观念、充满了奇禽
异兽和神秘的符号象征的浪漫世界。这对
中国后世诗文的浪漫主义传统具有深远的影响。总之,
儒家重
世俗的特点,对
中国封建社会“
世俗艺术”的发展,对
中国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特别
表现在
小说、散文和
戏剧中)和
中国美学中注重社会效果的理论,有着巨大的作用;而道、骚两派以及后起的禅宗
佛学对
中国艺术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特别对诗、词、书、画的浪漫主义
风格以及对玄远意境的追求有着深远的影晌。这些都是由
中国封建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特点以及文化和
宗教特征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