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现代瑶语各方言的比较,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古瑶语的语音概貌。与
上古瑶语即古苗瑶语比较起来,中古瑶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古苗瑶语里的鼻冠复辅音全部消失,不管是全清、次清、全浊,基本上都变成了不送气的口浊音,从而使得瑶语中的浊辅音数量大增,这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如布、织、早、雪、干、血、薯、稻子等,这些词在古苗瑶语里都是鼻冠音声母,在现代苗语里也都保留古鼻冠音的特点,如川黔滇的高坡苗语分别读为;而在瑶语里则丢掉了鼻冠部分,分别读为。第二,保留了一套边塞复辅音,如路、塘、房子、稻子等,这一特点在现代瑶语的方言中仍然存在。第三,古苗瑶语的单辅音在中古瑶语的演变则
表现出双向的转化,即有的是清辅音声母变成了浊辅音,如
翅膀、深等;有的是浊辅音又变成了清辅音,如来、死等。第四,保留了清化鼻音。第五,韵母变化不大,仍然保留阴(元音尾)、阳、入(-p-t-k)三类韵的格局。第六,声调发生了分化,跟古汉语一样,原来的四声根据声母的清浊一分为二,形成了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个调,也叫四声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