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里,
创造有本民族文字、保存着古代文献的少数民族毕竟不多,绝大多数
中国少数民族都是没有本民族文字、没有古代文献保存下来的。但没有文字或文献资料并不等于就无法整理自己的民族史。口碑文献、地下考古发现、民风民俗等,都是整理民族
史料的重要依据。口碑文献对于
瑶族这么一个缺少本民族文献的少数民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离开本民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动的生活素材,
瑶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浩瀚灿烂的文化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瑶族通史》的主编、作者们有不少人就是在
瑶族普通家庭中长大的,耳濡目染于长辈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交过程中,接受了大量的家庭口碑文献,即活的口头传授和文化传承。作者们更是深入
瑶族广大山寨、社区,广泛收集这些活的口碑文献。当然,这些口碑文献更多的是片段零碎的,杂乱无章的,但正是从这些片段的、不成体系的材料中,作者们整理出来具有条理性的、系统性的
史料和文化,汇成涓涓细流,集腋成裘,才得以使《
瑶族通史》的编纂功到自然成。《
瑶族通史》的著成再次证明,通过我们这一代
瑶族学专家、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完全可能把本民族的史学加以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使其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教育、激励
瑶族后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