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织锦在进入旅游市场场域之后,虽然文化资本的某些方面,如图案和
色彩发生了变化,
织锦的功用也发生了变化,但是
傣族织锦作为一种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形式,依然可以由其具体化形式投入生产而获得,凝聚了
织锦者的技能,其所涵盖的
傣族文化价值依然存在,并且作为
傣族地域特色文化的标志,其本身对于文化信息的强调作用并没有发生改变,是处于新的旅游场域中的文化资本。并且在两个时期的文化资本中,原有乡村集市场域中的某些逻辑依然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表现为
傣族织锦的
纹样和
色彩变化的相对规律性。此外,
傣族织锦作为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形式由游客群体带入现代城市市场场域之后也不是全无作用的,作为一种明显不同于现代市场的元素,
傣族织锦及其
纹样和
色彩都起到了强调自身符号性的作用,这种符号是对
傣族地域文化元素的宣传,是对民族身份认同的强化。也就是说,
傣族织锦不论是在乡村集市场域或是现代旅游场域中,都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本,但基于持有经济资本的购买者的不同,其文化资本的某些方面,如
纹样和
色彩需要作为一种获取经济资本的手段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乡村集市场域
中原有文化资本的技术信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