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3,673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石青缎三蓝绣瓜蝶寿桃纹对襟女褂

分类:
纹样:梅花, 菊花, 蝴蝶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石青缎三蓝绣瓜蝶寿桃纹对襟女褂

民  族: 汉族
年  代: 清代
类  型: 衣
尺  寸: 99cm×147cm
总账编号: MFB000731
保存状况: 稳定
完整程度: 残缺
褂,指罩在外面的长衣。清代时特指对襟、罩在袍服之外的服饰,制有二式:下长至膝用于行礼者称长褂,长仅至胯用于出行者称行褂,又称马褂,男女均可穿着。 馆藏编号MFB000731石青缎三蓝绣瓜蝶寿桃纹对襟女褂,其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端,袖长及腕,袖口宽大。衣长99厘米,通袖长147厘米,袖口宽40厘米,衣身底摆宽84.5厘米,左右开裾高28厘米。石青色素缎为面,玉石蓝织花蝶纹暗花绸为里。女褂衣身仅领口绲黑素缎边,无其他缘边装饰,全身三蓝绣牡丹、蝴蝶、瓜瓞、寿桃、兰花、菊花、梅花等纹样,寓意“瓜瓞绵绵”、“福寿绵延”。胸前、后背绣蝴蝶喜相逢纹样,配以牡丹花纹,寓意“富贵长寿”,“爱情和美”。各式纹样形态生动,均含有吉祥寓意,并以衣身中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布局。纹样绣制工艺主要采用三蓝平绣、打籽绣。因年代久远,女褂衣前身及底摆已残损,且仅存领口黑素缎盘扣1组,门襟盘扣已失,飘带亦残损。女褂造型端庄大方,面料挺括,纹样丰富,配色素雅,绣工、针法精美,寓意吉祥美好,推测为当世官宦富贵人家已婚女性穿用。
整理人: 高丹丹
测量人:韩楚彤,张译文
在装饰工艺上,女褂衣身以三蓝绣为主要刺绣工艺。三蓝绣是专门针对刺绣配色技法来命名的绣种,多见于清代汉族服饰。其采用多种深浅不同但色调统一的蓝色绣线配色,刺绣针法不限,平绣、打籽绣、辅以盘金绣均可。三蓝绣的“三”只是象征性地表示数量,实际上常常不止三种蓝色,多者甚至可达十几种,个别三蓝绣也会搭配少量其他辅助的颜色,但是蓝色调始终占主导地位。这件女褂通身纹样以三蓝平绣和三蓝打籽绣为主要装饰工艺,其中“喜相逢”纹样中的蝴蝶纹以打籽绣为主,衣身其他纹样以平绣为主,绣工针脚细密整齐,三蓝设色过渡自然,与女褂底料石青色相配,尤显雅致庄重。
关联特性:打籽绣|三蓝绣|素缎
整理人: 高丹丹

设计说明

民  族: 汉族
年  代: 清代
类  型: 衣
尺  寸: 99cm×147cm
总账编号: MFB000731
保存状况: 稳定
完整程度: 残缺
褂,指罩在外面的长衣。清代时特指对襟、罩在袍服之外的服饰,制有二式:下长至膝用于行礼者称长褂,长仅至胯用于出行者称行褂,又称马褂,男女均可穿着。 馆藏编号MFB000731石青缎三蓝绣瓜蝶寿桃纹对襟女褂,其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端,袖长及腕,袖口宽大。衣长99厘米,通袖长147厘米,袖口宽40厘米,衣身底摆宽84.5厘米,左右开裾高28厘米。石青色素缎为面,玉石蓝织花蝶纹暗花绸为里。女褂衣身仅领口绲黑素缎边,无其他缘边装饰,全身三蓝绣牡丹、蝴蝶、瓜瓞、寿桃、兰花、菊花、梅花等纹样,寓意“瓜瓞绵绵”、“福寿绵延”。胸前、后背绣蝴蝶喜相逢纹样,配以牡丹花纹,寓意“富贵长寿”,“爱情和美”。各式纹样形态生动,均含有吉祥寓意,并以衣身中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布局。纹样绣制工艺主要采用三蓝平绣、打籽绣。因年代久远,女褂衣前身及底摆已残损,且仅存领口黑素缎盘扣1组,门襟盘扣已失,飘带亦残损。女褂造型端庄大方,面料挺括,纹样丰富,配色素雅,绣工、针法精美,寓意吉祥美好,推测为当世官宦富贵人家已婚女性穿用。
整理人: 高丹丹
测量人:韩楚彤,张译文
在装饰工艺上,女褂衣身以三蓝绣为主要刺绣工艺。三蓝绣是专门针对刺绣配色技法来命名的绣种,多见于清代汉族服饰。其采用多种深浅不同但色调统一的蓝色绣线配色,刺绣针法不限,平绣、打籽绣、辅以盘金绣均可。三蓝绣的“三”只是象征性地表示数量,实际上常常不止三种蓝色,多者甚至可达十几种,个别三蓝绣也会搭配少量其他辅助的颜色,但是蓝色调始终占主导地位。这件女褂通身纹样以三蓝平绣和三蓝打籽绣为主要装饰工艺,其中“喜相逢”纹样中的蝴蝶纹以打籽绣为主,衣身其他纹样以平绣为主,绣工针脚细密整齐,三蓝设色过渡自然,与女褂底料石青色相配,尤显雅致庄重。
关联特性:打籽绣|三蓝绣|素缎
整理人: 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