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3,673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粉缎盘带贴布绣山羊肚兜1

来源:肚兜,又名“兜肚”,是覆于胸前的贴身小衣,明清时多称之为“抱腹”、“袙腹”、“袜腹”,男、女、孩童均可使用,以女性及孩童使用居多。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三记:“刘氏《释名》有抱腹,言上下有带,以抱裹其腹。按今之谓肚兜,妇女所带亦名抹胸。”可见传统肚兜多以整片面料裁剪成菱形后与绳带缝制穿用,形制上多为只有前片护肚,无后片及两袖。穿用时上面用布带系于脖颈上,下面肚兜两侧有带子系于腰间,遮盖胸骨至小腹等部位。馆藏编号为MFB000475粉缎贴布盘带肚兜,其衣长49.5厘米,宽46厘米,领口宽8厘米,粉色素缎为面,蓝色素缎为里。从纹样装饰上来看,肚兜中心挖云纹样为山羊图案,羊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事物,寓意善良、亲切、纯洁。挖云图案外镶淡黄色花卉纹绦。在色彩搭配上,粉色缎上刺绣黑色挖云纹样,黑、粉两色为对比色,醒目艳丽,整件肚兜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配色和谐稳重,挖云精美细腻,纹样寓意富贵美好。
分类:
时代:当代
机构:民族服饰博物馆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粉缎盘带贴布绣山羊肚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