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
分类:
服饰
时代:
清乾隆
机构:
故宫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知识探索
设计探索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86厘米,袖口宽19.5厘米,下摆宽123厘米,开裾长69厘米。清宫旧藏。 吉服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也称龙袍。据清朝典制,皇后龙袍有三式,此为其一。袍以明黄色缎地绣云龙纹为面,月白色绸里。圆领,右衽大襟,袖由袖身、中接袖、接袖及马蹄形袖端组成,左右开裾式双层长袍。右襟钉银鎏金水纹錾花扣四枚。领口拴黄纸签,上墨书:“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初五日收明黄金龙夹袍一件。” 龙袍用五彩丝线和二色圆金线刺绣花纹,袍身共绣五爪正面金龙九条,其中胸、背及两肩正龙各一,下襟正龙四,里襟正龙一。另在石青色领的前后绣金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绣行龙各一,石青色中接袖绣金行龙各二,马蹄袖端绣正龙各一。下摆绣八宝立水。周身点缀五彩流云及万字、蝙蝠、磬、如意、书、瓶、灵芝等杂宝纹。 龙袍所绣花纹运用了套针、齐针、接针、滚针、钉线、戗针、打籽、平金和盘金等多种针法。海水由红、蓝、绿、黄、绛五色组成,每色用戗针晕色为深浅两个色阶,五色以白色相间,且均施以盘双金线,以此作分界线,使海水层次丰富,显出波光粼粼的效果。云纹以天蓝为主色,配以红、绿和白色,愈显多彩多姿,飘扬飞逸。龙纹绣制最为精细,多种针法参差并用,脸部平金,眼鼻齐针,须发套针,牙齿打籽,背鳍尾鳍和爪甲摽针,鳞片迭鳞针,突出而又生动地表现出金龙神采飞扬、腾游律动之气势。
设计说明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86厘米,袖口宽19.5厘米,下摆宽123厘米,开裾长69厘米。清宫旧藏。 吉服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也称龙袍。据清朝典制,皇后龙袍有三式,此为其一。袍以明黄色缎地绣云龙纹为面,月白色绸里。圆领,右衽大襟,袖由袖身、中接袖、接袖及马蹄形袖端组成,左右开裾式双层长袍。右襟钉银鎏金水纹錾花扣四枚。领口拴黄纸签,上墨书:“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初五日收明黄金龙夹袍一件。” 龙袍用五彩丝线和二色圆金线刺绣花纹,袍身共绣五爪正面金龙九条,其中胸、背及两肩正龙各一,下襟正龙四,里襟正龙一。另在石青色领的前后绣金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绣行龙各一,石青色中接袖绣金行龙各二,马蹄袖端绣正龙各一。下摆绣八宝立水。周身点缀五彩流云及万字、蝙蝠、磬、如意、书、瓶、灵芝等杂宝纹。 龙袍所绣花纹运用了套针、齐针、接针、滚针、钉线、戗针、打籽、平金和盘金等多种针法。海水由红、蓝、绿、黄、绛五色组成,每色用戗针晕色为深浅两个色阶,五色以白色相间,且均施以盘双金线,以此作分界线,使海水层次丰富,显出波光粼粼的效果。云纹以天蓝为主色,配以红、绿和白色,愈显多彩多姿,飘扬飞逸。龙纹绣制最为精细,多种针法参差并用,脸部平金,眼鼻齐针,须发套针,牙齿打籽,背鳍尾鳍和爪甲摽针,鳞片迭鳞针,突出而又生动地表现出金龙神采飞扬、腾游律动之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