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杏黄色缂丝彩云蝠八宝金龙纹小男夹蟒袍
分类:
服饰
时代:
清嘉庆
机构:
故宫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知识探索
设计探索
杏黄色缂丝彩云蝠八宝金龙纹小男夹蟒袍
杏黄色缂丝彩云蝠八宝金龙纹小男夹蟒袍,清嘉庆,身长70厘米,袖长130厘米,袖口16厘米,下摆78厘米。 杏黄色蟒袍为清代皇子穿用的吉服之一,主要用于元旦、万寿、冬至三大庆典活动,以及各种时令节日等场合。其式为圆领,直身式袍,大襟右袵,马蹄袖,领袖俱石青色团龙杂宝织金边,并镶饰片金缘,前后及左右开裾,内衬缠枝花卉纹暗花绫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 清代的冠服制度素以等级森严著称,服装的颜色、纹样、形式、称谓,无不表明穿用者的身份地位,吉服袍即是一例:唯有穿于帝、后、妃、嫔身上的吉服袍,才可称为龙袍,其他人等所穿的,皆称为蟒袍。尽管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之说,但从清代冠服制度来看,皇子的吉服袍与贵妃及妃颜色相同,纹样亦同为五爪龙纹,但只能称为蟒袍。是故龙与蟒较于形式上的表现,更重在名分上的区别。
设计说明
杏黄色缂丝彩云蝠八宝金龙纹小男夹蟒袍,清嘉庆,身长70厘米,袖长130厘米,袖口16厘米,下摆78厘米。 杏黄色蟒袍为清代皇子穿用的吉服之一,主要用于元旦、万寿、冬至三大庆典活动,以及各种时令节日等场合。其式为圆领,直身式袍,大襟右袵,马蹄袖,领袖俱石青色团龙杂宝织金边,并镶饰片金缘,前后及左右开裾,内衬缠枝花卉纹暗花绫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 清代的冠服制度素以等级森严著称,服装的颜色、纹样、形式、称谓,无不表明穿用者的身份地位,吉服袍即是一例:唯有穿于帝、后、妃、嫔身上的吉服袍,才可称为龙袍,其他人等所穿的,皆称为蟒袍。尽管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之说,但从清代冠服制度来看,皇子的吉服袍与贵妃及妃颜色相同,纹样亦同为五爪龙纹,但只能称为蟒袍。是故龙与蟒较于形式上的表现,更重在名分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