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青瓷莲花尊
来源: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
纹样:
荷花, 云, 莲花
色彩:
绿, 褐, 黄
形制:
莲瓣, 覆莲
地点:
南京, 河北
材质:
布, 釉
器物名称:
尊, 瓷器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知识探索
设计探索
青瓷莲花尊
纹样:
荷花
云
莲花
藏品时代:南北朝·南朝
规格: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口径16.6厘米,足径16.3厘米
简介:这件青瓷莲花尊侈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器身上下遍布纹饰,颈下部两侧各有2尊交脚并坐的佛像,佛像有背光。两侧佛像上方各有一个飞天,飞天两侧有云纹、莲花纹。佛像两侧有莲花纹。肩部有复式双系耳6个。腹部饰凸雕莲花4层,上3层为覆莲,下一层为仰莲。覆莲每层由一周15个莲瓣组成。第2层莲瓣中间夹饰下垂的菩提叶纹。第3层莲瓣最大,莲尖突出最长,在莲瓣中间夹饰小莲瓣,第4层仰莲由13个印贴的莲瓣组成。足部饰2层莲瓣纹,每层11个。 此尊胎体厚重,胎质细密,呈灰褐色,全器由颈、腹、足三节接合成型,制造上运用了泥条盘筑法,口、颈、足均为轮制。肩部的6个复式双系耳为捏塑。 尊釉呈青绿色,间有青中泛黄处。施釉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没有脱釉现象,积釉较厚处有细小的冰裂纹。 这件莲花尊造型、纹饰与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和南京林山南朝梁代大墓出土的仰覆莲花尊基本相似。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经检验,胎、釉的化学成分与南方越窑青瓷器明显不同,学者一般认为是北方地区的产品;而南方出土的同类器物,不少学者认为是南方地区产品。上蔡这件青瓷莲花尊是何地产品尚待进一步认定。( 撰文:邵小萌 )
色彩分析
#333333
22
%
#003300
14
%
#996666
10
%
#000000
10
%
主要色彩
LAB
RGB
HSB
333333
(21.89%)
L
21.25
A
0
B
0
R
51
G
51
B
51
H
0°
S
0%
B
20%
003300
(13.65%)
L
17.31
A
-27.67
B
24.2
R
0
G
51
B
0
H
120°
S
100%
B
20%
996666
(10.31%)
L
48.56
A
20.55
B
8.41
R
153
G
102
B
102
H
0°
S
33%
B
60%
000000
(10.07%)
L
0
A
0
B
0
R
0
G
0
B
0
H
0°
S
0%
B
0%
CCCC99
(9.77%)
L
80.92
A
-8.17
B
25.51
R
204
G
204
B
153
H
60°
S
25%
B
80%
一键矢量化
矢量图
线稿图
原图
线稿
默认
年画
器物
织物
设计说明
藏品时代:南北朝·南朝
规格: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口径16.6厘米,足径16.3厘米
简介:这件青瓷莲花尊侈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器身上下遍布纹饰,颈下部两侧各有2尊交脚并坐的佛像,佛像有背光。两侧佛像上方各有一个飞天,飞天两侧有云纹、莲花纹。佛像两侧有莲花纹。肩部有复式双系耳6个。腹部饰凸雕莲花4层,上3层为覆莲,下一层为仰莲。覆莲每层由一周15个莲瓣组成。第2层莲瓣中间夹饰下垂的菩提叶纹。第3层莲瓣最大,莲尖突出最长,在莲瓣中间夹饰小莲瓣,第4层仰莲由13个印贴的莲瓣组成。足部饰2层莲瓣纹,每层11个。 此尊胎体厚重,胎质细密,呈灰褐色,全器由颈、腹、足三节接合成型,制造上运用了泥条盘筑法,口、颈、足均为轮制。肩部的6个复式双系耳为捏塑。 尊釉呈青绿色,间有青中泛黄处。施釉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没有脱釉现象,积釉较厚处有细小的冰裂纹。 这件莲花尊造型、纹饰与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和南京林山南朝梁代大墓出土的仰覆莲花尊基本相似。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经检验,胎、釉的化学成分与南方越窑青瓷器明显不同,学者一般认为是北方地区的产品;而南方出土的同类器物,不少学者认为是南方地区产品。上蔡这件青瓷莲花尊是何地产品尚待进一步认定。( 撰文:邵小萌 )